-
三星AMOLED屏幕供不應求,或將僅供旗艦機型
三星公司生產的AMOLED屏幕是其除Exynos處理器之外的另一法寶。這一獨家的屏幕在過去的高、中、低端Galaxy智能機中幾乎隨處可見,不過這種情況在2013年很可能得不到延續(xù)了。
2012-11-29
-
如何降低手機OLED顯示屏的功耗?
OLED最突出的優(yōu)勢在于,它采用自發(fā)光技術,因而不需要背光。這不僅可以節(jié)省功耗,而且還可以讓開發(fā)人員設計出厚度僅為1毫米的顯示器。由于OLED被廣泛用于便攜產品中,因此其功耗特別重要,電源IC必須能以最高的效率工作。
2012-11-29
-
OLED面板稱霸之路未達預期
OLED取代LCD的時程不像市場先前所想的那么快,主要系這幾年經濟不好,OLED技術高成本價格,成為最大競爭罩門,尤其近期市場掀起大尺寸低價電視風潮,OLED TV與一般TV價差持續(xù)擴大,對OLED TV發(fā)展不利,預估明年OLED TV滲透率將低于1%。
2012-11-23
-
打不倒的TFT LCD,對戰(zhàn)AMOLED仍大有可為
2012年三星電子力拱AMOLED面板,旗下Galaxy系列行動裝置與高性能TFT LCD面板手機分庭抗禮,然相較于液晶面板陣營,三星顯示器囊括絕大多數AMOLED面板市占率,其他品牌廠對于單一面板來源疑慮深,加上AMOLED較難有效提高畫素密度,TFT LCD手機面板則已突破400ppi,2013年反擊AMOLED仍大有可為。
2012-11-23
-
三星擴充OLED生產線,投18億美元預計明年上線
三星內部人士指出,Samsung Display計劃開始量產采用塑膠的OLED熒幕,這個決定會讓行動裝置更加輕盈、有彈性且不易毀損。這項投資案預定將在2013年6月底完成。
2012-11-22
-
三星不滿AMOLED,移情新顯示技術ClorOLED
三星已經開始研發(fā)新一代顯示技術ClorOLED。在Galaxy Note II之前三星在其高端機型上都是采用Super AMOLED顯示技術的屏幕,三星自己也認識到了Pentile像素排列的劣勢,因此在Galaxy Note II上微調了下排列方式,使之像素密度得以提升。
2012-10-30
-
4.46寸窄邊框手機及觸控屏整合技術
友達光電于近日發(fā)表全球最窄邊框的4.46寸手機及觸控屏整合技術,運用友達開發(fā)的超窄邊框技術及低溫多晶硅 (LTPS) 制程,模塊加上觸控玻璃的邊框縮小至僅有1毫米(mm),使得屏幕在產品顯示區(qū)極大化。友達也同步開發(fā) AMOLED、IGZO (氧化銦鎵鋅) 及超視角高清晰技術 (AHVA),持續(xù)引領最新超高解析、超廣視角、超窄邊框技術趨勢。
2012-10-30
-
三星柔性AMOLED顯示屏量產推遲至2013年
據稱,三星已經于今年7月開始量產柔性AMOLED顯示屏,搭載該屏幕的設備將于年底面世。不過據科技網站BGR報道,三星已經將這種屏幕的量產計劃推遲至2013年。
2012-10-26
-
PMOLED和AMOLED的區(qū)別
PMOLED和AMOLED的區(qū)別
2012-10-17
-
OLED營收增長84%,撼動TFT地位仍需時日
在各種平面顯示屏技術中,TFT LCD在2012年總收入中占多數,從2011年994億美元規(guī)模增長到了1,077億美元。由于產能和市場參與者持續(xù)增加,AMOLED顯示屏再次顯示了最強勁增長,幅度達84%。AMOLED增長雖快,但目前的營收僅為TFT LCD的零頭,想要取代LCD的路還很長。
2012-10-16
-
黑莓省電絕招: OLED屏幕+BB10可節(jié)電75%
智能手機的耗電問題,一直困擾著工程師和消費者,連龍頭老大蘋果和三星也對其無能為力,最近從黑莓那傳來最新喜訊,搭載BlackBerry 10操作的觸控手機將會為手機最高節(jié)省約75%的消耗。
2012-10-10
-
LCD對陣OLED,主流的手機屏幕材質解析
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,其顯示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機的體驗。目前關于屏幕的概念名詞非常多,讓人難以區(qū)分。比如:IPS、 Retina、ASV等,很多人會認為它們代表屏幕的材質,其實不然。正確的說,目前主流的手機屏幕材質都可歸結為兩類:LCD與OLED
2012-09-24
- 權威認證!貿澤電子斬獲Amphenol SV Microwave全球代理商年度大獎
- 光電傳感器:智能時代的“感知神經元”
- 能效革命 智控未來,LED照明產業(yè)駛向千億級快車道
- 革命性突破!iToF技術讓3D測量觸手可及
- ST 推出 STM32MP23高性價比MPU,搭載兩個Arm Cortex-A35處理器核心
- 意法半導體推出車規(guī)衛(wèi)星導航芯片跨界賦能賽格威智能割草機
- SiC MOSFET技術賦能AI數據中心,實現電源轉換能效質的飛躍
- 貼片保險絲技術解析:熔斷型與自恢復型的設計權衡與原廠選型指南
- 意法半導體監(jiān)事會聲明
- 第五屆大灣區(qū)膠粘劑展5月廣州啟幕,新增實驗室儀器和有機硅材料展區(qū)構建創(chuàng)新生態(tài)圈
- 電源模塊在伺服驅動系統(tǒng)中起到動力心臟與性能基石的作用
- 重構供應鏈安全架構:AI驅動、追隨價值服務與創(chuàng)新型替代的協(xié)同演進
- 車規(guī)與基于V2X的車輛協(xié)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(zhàn)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(chuàng)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